>
各有关单位:
为 深入 贯彻落实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 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部署,按照有关工作安排,启动 202 5 年度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项目(以下简称基础研究项目)指南征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南定位
聚焦探索未知的科学问题,围绕 国家和我省重大 战略需求, 开展前瞻性、 原创 性 重大科学问题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一批关键技术问题,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头活水 。
二、指南征集领域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等 基础学科 , 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量子科技、元宇宙、 前沿半导体、 生命科学、 类脑智能 、 深空深地、未来交通 、 先进核能等未来产业 技术 方向 。
三、 支持方式
通过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 , 采取前补助方式支持。 资助强度 分 为 1 00 万元 /项 、 3 00 万元 /项 、 500 万元 /项 三类 , 资助 期限 3 年。
四、指南相关要求
(一)指南研究方向要求。
1.科学性。聚焦科学问题,提炼精准,特色鲜明,具备创新性。体现基础研究特点,避免 偏 技术研发、示范推广。避免选取陈旧或重复 资助 的研究方向,特别需要避免与 已资助的国家和省级 科技计划项目 重复。
2.规范性。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文字表述语句通顺、简明扼要、高度凝练。每条研究方向的文字表述原则上为 3 至 5 句话,并明确至 少 1 个二级学科代码,注意代码与指南领域的匹配。
3.包容性。不应出现明显限制性要素,避免出现指向性过强或竞争性不够等问题。
4.安全性。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防范科研伦理和科技安全风险 。 严格执行保密规定。
(二)指南建议人要求。
1.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2.应具有牵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或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及以上类型项目经历。鼓励 4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牵头提出指南。
3.每名指南建议人本年度仅可提交 1 项 该 研究项目指南。
(三)指导专家要求。
各单位须安排指导专家,实行全过程跟踪指导。
1.原则上 应 具有牵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 及其以上类型 项目经历 。
2.原则上 应 实行 “ 一对一 ” 指导,推荐指南数量总数 超过 5 条的单位,可每个领域组织不少于 3位指导专家进行指导 。
3.指南建议人不能作为同年度指南的指导专家 。
4.鼓励两院院士 、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计划领军类项目及以上入选者 作为指导专家。
(四)推荐单位注意事项。
1.各单位应认真履行推荐主体责任,按照 “ 谁推荐、谁把关、谁负责 ” 的原则,结合自身优势科研领域,认真组织论证并填写《 2025 年度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项目指南建议表》(附件 1 ),切实提高指南质量,确保最终被采纳的指南都能有效组织申报。
2.单位应按照 本 通知有关要求,组织论证专家分领域(不少于 5位)对本单位提出的指南逐个把关论证,并由单位对拟推荐指南进行公示。各单位专家论证意见(专家签字原件或由依托单位统一出具并加盖公章)须与纸质材料一并报送。
3.指南征集采取 “ 限项推荐 ” 方式进行 , “ 双一流 ” 建设 高校推荐 数量 不 超过 1 0项,其 它 高校、科研院所 、科技领军企业 推荐 数量 不 超过 5 项。 同一个二级代码每个单位推荐指南不超过 3项。
4 .鼓励我省依托单位与具有较强研究实力和较好研究条件的省内外科研力量 , 产学研联合提出指南。
五、指南报送要求
由在川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统一推荐,不受理以个人名义报送。
1. 电子版材料:请各单位将指南建议表(附件 1)、单位公函和指南清单(附件 2 )于 2025 年 5 月 2 0 日(周 二 ) 12点前发送至电子邮箱,逾期不再受理。
2. 纸质版材料:包括加盖单位公章的指南建议表、单位公函和指南清单、专家论证意见,于 5 月 2 2 日(周 四 ) 12点前提交到科技厅 创新体系建设处 411 办公室,逾期不再受理。
地 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学道街 39号
附件: 1.2025年度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项目指南建议表
2.关于推荐 2025 年度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项目指南的函
![]() |
附件下载 |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 4 月 2 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