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郫都区农业农村和林业局关于2025年成都市郫都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实施方案备案的公示

  • 适用地区:郫都区
  • 公示时间:2025-04-21

∥公告公示详情∥

根据《成都市郫都区农业农村和林业局  成都市郫都区财政局关于印发〈成都市郫都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郫农林发[2022]21号)的要求,区农业农村局结合实际组织财政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唐昌镇大云村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产业发展配套项目唐昌镇平康村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村企合作经营项目友爱镇筒春村衔接补助资金农副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用房项目、友爱镇龙溪村衔接补助资金农业机具购置项目的实施方案进行了审查,现予以公示(项目实施方案附后)。公示之日起5日内如有异议,请向我局反映

 

附件:1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大云村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产业发展配套项目 

      2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平康村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村企合作经营项目    

3、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筒春村衔接补助资金农副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用房项目

4、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龙溪村衔接补助资金农业机具购置

 

                      成都市郫都区农业农村和林业局

                            2025421

附件1

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大云村衔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产业发展配套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大云村地处唐昌镇城乡接洽处,村幅员面积4.8平方公里现有成都市郫都区蜀丰豆瓣厂、成都蜀望印务有限公司生产企业7家,区域内安唐路贯穿而过,交通便利。为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壮大集体经济,拟大云村11组唐昌临时污水处理设施闲置地块上修建库房,以推动大云村集体经济增收和解决附近村民就业。该地块紧临两友路和唐永路占地约4.77亩,用地性质为建设用地。  

二、建设地点

大云村11

三、实施主体

唐昌镇人民政府

、建设内容及规模

1.修建钢结构库房约430平方米;

2.地面硬化430平方米

3.进出道路路面硬化长约50*宽约6米。

五、资金投入概算

项目计划总投资约52万元衔接补助资金50万元+自筹资金 2万元。其中修建钢架库房与地面硬化计划投资45万元进出道路路面硬化计划投资7万元,最终金额以审计结果为准,项目资金建议从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中列支。

六、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大云村可与蜀丰豆瓣企业合作,采取保底租金加分红的方式,实现村集体每年增收约5万元,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企业扩大存储量后,实现规上企业标准,增加地方税收。

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能提供就业岗位8解决村民就业问题,助农增收。

生态效益:项目建成后,可解决群众向该地块内倾倒垃圾的情况,使环境得到改善,从而推动人居环境整治

、项目进度安排

20255月进行项目立项,6月完成项目招投标,7进行施工建设,预计8完成工程建设,9旬完成项目审计验收,10月中旬完成项目资金拨付。

、项目组织管理

(一)项目实施要求。项目经审核备案后,唐昌镇人民政府作为实施主体,严格按照有关立项、审批工程管理等制度规定,组织项目实施建设。

(二)项目管理。唐昌镇政府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牵头,农林站、项目推进办负责项目具体实施和监督,确保项目高质高效建设。

(三)项目竣工验收。项目实施竣工后,唐昌镇政府及时邀请涉及的相关部门参与竣工验收。

(四)保障机制。项目实施前、中、后,由唐昌镇专人对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总投入及资金来源、招标结果、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党委政府,并做好公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附件材料

项目绩效目标表、项目区位置图、项目区土规图、项目区现状图。

项目绩效目标表

项目名称: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大云村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产业发展配套项目

绩效

指标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目标值

产出目标

数量

指标1修建钢结构库房

430平方米

指标2地面硬化

430平方米

指标3道路路面硬化

长约50*宽约6米。

质量

指标1*:补助资金拨付完成率

100%

指标2*:补助资金拨付准确率

100%

指标3*:项目备案合格率

100%

时效

指标1*:项目备案及时性

20255

指标2*:项目实施完成时间

20258下旬

指标3*:项目审计验收完成时间

20249上旬

指标4:补助资金拨付及时性

202410中旬

成本

指标1:资金投入成本合理,不超预算

52万元

效果目标

经济效益

指标1项目建成后,大云村可与蜀丰豆瓣等企业合作,采取保底租金加分红的方式,实现村集体每年增收,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大云村持续发展。

集体每年增收约5万元

社会效益

指标1:项目建成后,能促进大云村农业产业发展,解决村民就业问题。

能提供就业岗位8

生态效益

指标1:项目建成后,可解决群众向该地块内倾倒垃圾的情况

使环境得到改善,从而推动人居环境整治。

满意度

指标1*:群众满意度

95%

影响力目标

长效管理

指标1*:长效管理机制健全

健全

 

项目区位置图

 

 

项目区土规图

 

 

 

 

项目区现状图

 

 

附件2

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平康村衔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村企合作经营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平康村位于唐昌镇西南面,紧邻都江堰市,面积2.3平方公里。区域内有318国道、竹唐路两条主干道贯穿而过,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在前期项目建设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拓展平康村豆瓣产业链条,服务汉康示范带绿色农业,在充分摸自身资源禀赋,分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拟利用平康村3组建设用地建设农产品包装中心从而增强平康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推动平康村产业发展,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该地块占地约2.98亩,用地性质为建设用地

四、建设地点

唐昌镇平康村3

五、实施主体

唐昌镇人民政府

、建设内容及规模

修建农产品包装中心约500平方米。

五、资金投入概算

项目计划总投资约52万元衔接补助资金50万元+自筹资金2万元。其中修建农产品包装中心计划投资约52万元,最终金额以审计结果为准,项目资金建议从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中列支。

六、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可与本土企业合作经营,采取保底租金加分红的方式,每年村集体预计可收入4.5。也可以为村集体闲置资源利用探索出一条村企合作发展的模式。

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增加5个就业岗位,解决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从而增加村民的收入。

、项目进度安排

20255月进行项目立项,6月完成项目招投标,7进行施工建设,预计8完成工程建设,9旬完成项目审计验收,10月中旬完成项目资金拨付。

、项目组织管理

(一)项目实施要求。项目经审核备案后,唐昌镇人民政府作为实施主体,严格按照有关立项、审批工程管理等制度规定,组织项目实施建设。

(二)项目管理。唐昌镇政府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牵头,农林站、项目推进办负责项目具体实施和监督,确保项目高质高效建设。

(三)项目竣工验收。项目实施竣工后,唐昌镇政府及时邀请涉及的相关部门参与竣工验收。

(四)保障机制。项目实施前、中、后,由唐昌镇专人对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总投入及资金来源、招标结果、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党委政府,并做好公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附件材料

项目绩效目标表、项目区位置图、项目区土规图、项目区现状图。

项目绩效目标表

项目名称: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平康村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村企合作经营项目

绩效

指标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目标值

产出目标

数量

指标1:修建农产品包装中心

500

指标2:非工程

正常

质量

指标1*:补助资金拨付完成率

100%

指标2*:补助资金拨付准确率

100%

指标3*:项目备案合格率

100%

时效

指标1*:项目备案及时性

20255

指标2*:项目实施完成时间

20258

指标3*:项目审计验收完成时间

20259

指标4*:补助资金拨付及时性

202510月中旬

成本

指标1资金投入成本合理,不超预算

52万元

效果目标

经济效益

指标1:项目建成后,采取保底租金加分红的方式与本土企业合作经营

每年村集体预计可收入4.5

指标2为村集体闲置资源利用探索出一条村企合作发展的模式。

盘活闲置资源

社会效益

指标1:解决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

增加5个就业岗位

满意度

指标1*:群众满意度

95%

影响力目标

长效管理

指标1*:长效管理机制健全

健全

项目区位置图

项目区土规图

 

 

项目区现状图

 

 

 

 

 

 

 

 

 

附件3

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筒春村接补助资金

农副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用房项目

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筒春村位于友爱镇西南部,在郫都区和温江区、都江堰市的三地交界处,距离原花园镇南二环路2公里。东侧与本镇江安村接壤;江安河傍村而过,与温江区寿安镇隔河相望;西侧与都江堰市崇义镇交界;北侧至原花园镇场镇及向阳村。筒春村党委下设5个支部,13个党小组,全村幅员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00余亩,辖1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259户,总人口4258人。曾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精神文明单位”“四川省省级四好村”“成都市‘三美’示范村”等。本项目位于筒春村8组,建筑面积约295㎡,将作为筒春村及周边农副产品展示、交易服务点位。

二、建设地点

友爱镇筒春村8

三、实施主体

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人民政府

、项目建设内容

筒春村农副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用房,建筑面积约295最终以设计为准

、资金投入概算

项目总投资约78万元,其中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0万元,镇自筹资金28万元。该金额为概算资金,实际费用以本项目结算审核金额以及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的资金为准,资金需求如附表一。

附表一: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筒春村衔接补助资金农副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用房项目实施方案资金预算表

项目类型

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设地点

实施主体

投资额度 (万元)

其他资金 (万元)

筒春村农副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用房

建筑面积约295

(最终以设计为准)

筒春村8组

友爱镇人民政府

 

75

 

设计、控价清单编制、招投标代理、结算审计等费用

 

 

友爱镇人民政府

3

 

六、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筒春村2024实现低效苗木腾退500余亩、代收代种630余亩,全村水稻种植600余亩,水稻年产量60斤以上。随着低效苗木腾退的继续推进,水稻等农副产品产量将会大幅增加。由于本村缺乏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场地及设施,水稻等多以稻谷原始形态售出,市场价值较低,不利于实现村集体及村民增收,影响种粮积极性。筒春村作为重点提升村,为支持村集体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建成后,由友爱镇人民政府将展示交易中心移交给筒春村管理运营,该项目可深度服务于本村及周边村社区,筒春村集体经济可实现约3万元/年收入,同时将作为村内企业生产的豆瓣、调味品等特色农副产品的对外展示交易窗口,打造筒春村自己的农副产品品牌。

(二)社会效益。项目所处位置毗邻花园场社区,重要干道旁,且该干道人流量大,投入运营后将作为完善村内农副产品顺利进入市场流通重要一环,满足本村及周边农副产品展示、交易需求。同时将增加就业岗位,解决部分村内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增收。

(三)生态效益。低效苗木腾退后的土地用于种植粮油作物,通过科学种植,实现无公害农产品完成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转化,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民,提升村民粮食自给率。本项目建成后,将村民种植的无公害农产品集中展示、销售,改变村民各自为战、流动摆摊的现状,提升了环境治理水平。

七、项目进度安排

本项目计划20254月底完成项目报备入库,20255月完成所有施工设计,由友爱镇人民政府实施,202510月完成施工及竣工验收,202511月完成结算审计

、项目组织管理

()项目实施要求。项目经审核备案后,友爱镇人民政府作为实施主体,严格按照有关立项、审批工程管理等制度规定,组织项目实施建设。

()项目管理。本项目由友爱镇政府作为项目业主,由分管领导牵头,乡村振兴办负责项目具体实施,确保项目高质高效建设。

()项目竣工验收。项目实施竣工后,友爱镇政府组织初验,初验合格后进行项目结算审计,完成后,邀请涉及的相关部门综合验收。

()保障机制。由友爱镇政府职能部门负责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财务部门做好资金监管和资金支付按要求做好项目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附件材料

1.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筒春村接补助资金农副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用房项目位置示意图

项目绩效目标表

项目名称: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筒春村接补助资金农副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用房项目

绩效

指标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目标值

产出目标

数量

指标1:完成项目申报备案的建设内容

100%

指标2:足额使用补助资金50万元

100%

质量

指标1*:符合建设标准率

100%

指标2*:项目完成达标率

100%

时效

指标1*:项目备案及时性

2025年4月

指标2*:项目实施完成时间

2025年9月

指标3项目审计验收完成时间

2025年10月

指标4*:补助资金拨付及时性

2025年11月

成本

指标1:资金投入成本合理,不超预算

≤78万元

效果目标

经济效益

指标1:项目建成后,可深度服务于本村及周边村社区,同时将作为村内企业生产的豆瓣、调味品等特色农副产品的对外展示、交易窗口和销售平台,打造筒春村自己的农副产品品牌,壮大村集体经济。

集体每年增收约3万元

社会效益

指标1:项目建成后,可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预计能提供约5个就业岗位

满意度

指标1*:群众满意度

≥95%

影响力目标

长效管理

指标1*:长效管理机制健全

健全

 

 

 

 

 

 

 

 

 

 

附件4

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龙溪村衔接补助资金 农业机具购置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龙溪村位于友爱镇的西部,西边相邻向阳村,东边相邻达通村,南面相邻花园场社区,北边相邻走马河。根据工作安排,龙溪村前期非粮化已恢复700亩耕地,2024年正在实施1300余亩苗木腾退工作,该1300余亩耕地已纳入汉康走廊恢复项目,届时全村共2000余亩耕地需要耕种粮食,具备规模化的粮食、蔬菜种植。因还耕后的土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耕种、施肥等作业环节,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目前龙溪村村委会急需购置一批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以满足农业生产的迫切需求。

二、项目建设内容

购置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购买适用于不同农作物种植和农田管理的农用机械设备,如拖拉机、收割机等。机具购买后,村委会将组织村民参加农用机械的操作和维护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三、资金投入概算及效益分析

(一)资金投入概算

项目总投资约60万元,其中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0万元,友爱镇镇政府自筹资金10万元。投入资金为概算资金,具体资金以购买机械的结算成交价为准,资金需求如附表一。

附表一:龙溪村农业机具资金预算

序号

机具名称

数量

单位

单价(万元)

金额(万元)

1

轮式拖拉机

1

24.00

24.00

2

全喂入收割机

1

27.00

27.00

3

开荒旋耕机

1

4.00

4.00

4

撒肥机

1

1.50

1.50

5

还田机

1

1.50

1.50

6

易损件

1

2.00

2.00

合计

60.00

 

(二)预期效益

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购买农业机具,耕地、收割等作业环境的效率将大幅提高,预计能够节省劳动力80%以上,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农业生产的时效性。

2.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将带动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升,预计每亩农作物产量能够增加20%以上,农民人均收入增加100元以上;同时,购买的机械还可以用于租赁或与农业合作社合作。按照一年两季使用计算,预计拖拉机一年可作用于约1500亩土地,收割机一年可作用于约1800亩土地,扣除人工、油费、保养等,预计每年产生收益(含本村使用可减少的成本支出)约80000元余,产生的经济效益将壮大村集体经济。

3.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农业机具的购置将为我村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有力于推动农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改善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有效满足了人口的多样化需求,保障了粮食安全。

四、项目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计划2025年5月完成市场调研,由友爱镇人民政府按程序实施采购,2025年10月完成机具交付及资金支付。

五、项目组织管理

1. 成立采购小组: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程序实施。

2. 市场调研:采购小组对市场上的农业机具进行调研,了解不同品牌、型号、价格和性能,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

3. 采购招标:根据调研结果,制定采购文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招标采购。

4. 机具验收:采购的农业机具到货后,由采购小组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验收,确保机具质量符合要求。

5. 培训使用:邀请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农业机具使用和维护培训,确保村民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6. 建立管护制度:本项目为使用成都市郫都区财政街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实施的采购,因龙溪村为乡村振兴重点提升村,为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本项目采购的机具,友爱镇全部移交给龙溪村村民委员会,由龙溪村村民委员会负责后期的管护和运营,龙溪村指定专人负责,确保机具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    

 

 

附件:农业机具图

 

项目绩效目标表

项目名称: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龙溪村衔接补助资金农业机具购置

绩效

指标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目标值

产出目标

数量

指标1:购置农业机具数量

5台

指标2足额使用补助资金50万元

100%

质量

指标1农业机具验收合格率

100%

指标2农业机具正常使用率

90%

时效

指标1农业机具购置完成时间

2025年10月

指标2:补助资金拨付及时性

2025年10月

成本

指标1农业机具购置成本控制率

≤5%

指标2项目总成本

60万元

效果指标

经济效益

指标1:农产品产量增长率

20%

指标2:农户人均增收金额

100元/亩

社会效益

指标1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程度

显著提升

指标2: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率

80%

生态效益

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有效减少

可持续影响指标

农业机具使用寿命

8年

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长期推动

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指标1受益农户满意度

85%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5189